我们在形容一些事情的时候都会用上成语或者一些经典词,比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,还有就是多多益善,你小时候也看过成语故事书,那么你知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的是谁?多多益善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吗?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
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说的是谁
典故出自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班超曰:‘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当今之计,独有因夜以火攻虏,使彼不知我多少,必大震怖,可殄尽也。’”
东汉时,汉明帝派遣班超去驻守新疆,与当地的部善王结盟。班超带着一队人马,历尽千难万险,冲破重重阻碍,千里迢迢来到了新疆。部善王听说班超出使西域,亲自出城迎接,以东道主的身份把班超奉为上宾。班超向部善王说明来意,部善王很高兴。几天之后,匈奴也派使者来和部善王联络感情。部善王热情款待他们。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说了东汉许多坏话,部善王顿时黯然神伤,心绪不安。第二天,他拒不接见班超,态度十分冷淡,他甚至派兵监视班超。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。班超说:“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,两国和好。”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,而匈奴兵强马壮,防守又严密。班超说: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!”这天深夜,班超带了士兵潜到匈奴营地。他们兵分两路,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,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。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,一面击鼓呐喊。匈奴人大乱,结果全被大火烧死、乱箭射死。部善王明白真相后,便和班超言归于好。
“多多益善”的说法是怎么来的
出自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,各有差。上问曰:“如我,能将几何?”信曰:“陛下不过能将十万。”上曰:“于君何如?”曰:“臣多多而益善耳。”上笑曰:“多多益善,何为我禽?”信曰:“陛下不能将兵,而善将将,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。且陛下所谓天授,非人力也。”
其意思是:刘邦打败项羽称帝以后,封韩信为楚王。可是刘邦为人多疑、狡诈。没过多久,刘邦接到告密,说韩信整合了项羽的部下钟离昧的军队,有谋反的企图。刘邦便采用陈平的计策,假托自己巡游云梦泽之说,暗中派遣诸侯前往陈谒会合。韩信闻听此事后,杀了钟离昧来见刘邦,刘邦下令逮捕了韩信,并说道:“有人告你谋反。”随后给韩信戴上囚械,押往洛阳。回到洛阳后,刘邦查悉韩信并无造反之意,念其战功显赫,就把韩信贬为了淮阴侯。其实刘邦很妒忌韩信的才能,深知其领兵征战之力无人能及,况且在鸿门宴时,韩信极力建议项羽杀掉刘邦,刘邦心里早有除掉韩信之意。有一天,刘邦和韩信闲谈带兵之能,刘邦问道:“若我亲自带兵,能统率多少兵马?”韩信答道:“陛下只不过能统领10万人马。”刘邦说:“那你能统率多少呢?”韩信回答说:“我带兵是越多越好。”刘邦笑道:“越多越好,为何你却听命于我?”韩信说:“陛下不善用兵,但却善于领将,这就是我韩信为什么听命于陛下的原因。而且陛下的天授帝王之相,不是通过后天努力就能达到的。”
一代将才韩信最终没有逃过王室的屠刀,汉十年(公元前197年),刘邦亲率大兵前去征讨陈豨谋反,吕后把韩信诱骗进宫,设计将年仅33岁的韩信杀死于长乐钟室。
以上是小编整理的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的是谁,多多益善的说法是怎么来的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