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族节日,承载的不仅仅是民族文化、民族历史、民族情感,甚至还承载着民族精神、民族认同乃至各民族的家国情怀,在一定的程度上,还对树立中华民族的形象具有促进作用。那么,广西各民族重阳节敬老习俗如何?广西重阳制作饮用甜酒的习俗是怎样的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
广西各民族重阳节敬老习俗
重阳节期间,广西各民族盛行敬老的习俗,其中以壮族的“添粮补寿”习俗最具特色。在环江、马山等地的壮族村落中,家中子孙会为年满60岁的老人立一口寿粮缸。这口缸一般放在老人床头,可装5公斤多的大米。立缸时,子孙们将优质大米倒入缸中,直到装满为止。平时不吃缸中的长寿米,只在老人身心不佳时才煮给老人吃,但是不能把米吃完。每逢重阳节,子孙们都要为老人添满寿粮缸。人们认为重阳节是“享寿九十九”的吉利日子,多添一些粮便可多增一些寿,这样一来,家中老人能长命百岁。重阳节那天,老人会把旧寿米与糯米混合在一起,制成糍粑、粽子,与后人共享,意为同福同寿。
重阳亦盛行扫墓。人们将重阳扫墓称为“报冬”,是一年中的第二个扫墓日,其法与清明扫墓略同,此俗主要流行于郁江和邕江流域地区,其中以玉林、容县、钦州、北流、邕宁等地最为常见。凭祥、龙州等地重阳扫墓只限于未满周年的新坟。在来宾地区,重阳日有开墓捡骨装坛的习俗。
重阳拜寄之俗主要流行于桂北地区。儿童常于此日拜认寄爹寄娘。寄人者,以生辰、名字和鸡鸭等礼物送于寄家拜认;寄石、树、水、桥者,以粽子、糍粑、弓箭、香烛等物拜寄。在民间,人们认为九九之日拜寄,则预兆福命久久。
广西重阳制作饮用甜酒的习俗
在广西民间,重阳饮菊酒、插茱萸的习俗并不多见,但有重阳制作和饮用甜酒的习俗,俗称“重阳酒”。此俗主要流行于阳朔、融安、环
江、龙胜、融水等地。阳朔有“九月九,家家酿甜酒”的民谚。融水苗族酿的甜酒堪称佳酿。每至重阳,融水苗族群众会选用当地特产的优质糯米,经浸泡蒸熟后拌以酒曲,装坛密封,五六个月后开坛饮用。亦有将酒坛埋于地下二三年者,出坛时,酒糟全部融化,酒色橙黄,香气醇厚,甜似蜜饯。若饮客贪杯,必醉无疑,故民间冠以此酒“见风倒”或“席上倒”的名称,乃重阳节待客佳品。
广西各民族的重阳节俗差异较大。在巴马,汉族除在节日里包粽子、杀鸡加菜外,诸城镇的民众还登高郊游。壮族的重阳节,东兰县的长江镇、金谷乡一带称为“吃虫节”,此日人们捕捉蝗虫,拿回来后以开水烫之,再加香料炒熟,制成节日的美味佳肴。毛南族在重阳节赛南瓜。重阳节当天,人们把已收回的南瓜都摆放在楼房里,村里的男青年走门串户评比南瓜,看谁家的南瓜又大又甜、又香又绵,共议谁家的南瓜可当南瓜王,并推选一个身强力壮的人举刀砍瓜。南瓜砍开后,主人挖出瓜子,晾干了作第二年的瓜种。瓜瓤切片,加小米,用文火煨烂,食用前,主家先盛一碗置于供桌上,敬祀南瓜王,后与男青年一起吃小米炖南瓜过节。南丹县六寨镇水族在农历九月初九过端节。此日,人们普遍吃素,如豆腐、豆芽、南瓜、糯米饭等,甚至供祖灵也只用素菜。早上,村寨男子在长辈带领下,挨家挨户去喝酒、拜年,而且每一户人家皆要走到。
以上是小编整理的“广西各民族重阳节敬老习俗,广西重阳制作饮用甜酒的习俗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